我们的实验结果和结论
钋-210是氡的一个子体,存在于大气之中,并沉降在烟叶的表面;同时烟叶还从土壤中吸收铅-210(钋-210的母体,后衰变为钋-210)。在香烟点燃时钋-210会被人体吸入。
《中国辐射卫生》杂志2000年曾发表以我的硕士研究生王欣为第一作者的论文——《香烟中钋-210含量及其对人体肺组织所致剂量的研究》,报道了16种国产香烟、4种进口香烟的平均钋-210含量以及吸入烟雾后对人肺组织所致剂量,并作出了卫生评价。当时的结论是“尚无足够的材料证明肺癌发生率的增高就是由香烟中钋-210所引起”。这个结论得到当时参加论文答辩的5名医学专家认可。
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结论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2001年出版的专著第78卷《电离辐射》第二部《若干内沉积放射性核素》明确指出两点: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钋-210对人类有致癌性”,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钋-210对试验动物有致癌性”。
2008年9月6日,Wikipedia免费百科全书在网上系统介绍了钋-210的情况。
其对钋的描述为:“广大人群都暴露于室内空气中作为氡子体的少量钋,其同位素钋-214和钋-218被认为占美国人每年由于吸入室内氡所估计的1.5万~2.2万肺癌死亡病例的大部分。吸烟会造成对钋的附加照射。”应当注意,这份最新的材料也没有提到香烟中的钋-210可诱发吸烟者肺癌的增加。
因此,所谓“全球因钋-210致肺癌的人一年多达11700”,有何科学依据?事实何在?
钋-210属于极毒类放射性核素,
致人死地需要摄入一定活度
根据我国2003年开始实施的《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》,按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,钋-210同镭-226、钚-239、钍-228等46个放射性核素同属极毒类。
1965年,本人参与翻译出版的《放射卫生学》也早指出,在四组放射性同位素中,钋-210属于毒性最高的第一组,甚至比镭的毒性还要高出49~100倍。但是,该书也同时提到,作者们认为,对人的最高容许剂量为0.003微居里/公斤(注: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克勒耳(Bq),它定义为每秒一次衰变,与过去放射性活度的常用单位居里(Ci)的关系是:1Ci=3.7x1010Bq,而1微居里相当于3.7×104贝克勒耳)。这句话说明钋-210的毒性极高,但对人是否有害将取决于进入人体内的量。
由此可见,没有给出活度(活度指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),“一粒灰尘大小的钋-210就能夺命”的提法缺乏起码的科学依据,无法使人相信。只要进入人体内的钋-210的活度不超过上述最高容许剂量,就不会夺人性命。
一例吸入大量钋-210导致的
死亡病例所说明的问题
2007年3月份,《英国放射防护》杂志报道了1名因意外事故吸入大量钋-210气溶胶而在13天内死亡的病例。经估算,其肺内钋-210的含量为13.3MBq(注:1MBq=106Bq),肾脏内为4.5MBq,肝脏内为21MBq,每天由尿中排泄0.4MBq。在其体内,钋-210总的滞留量约为100MBq。
把这个数字同Wikipedia发布的钋-210最大允许体负荷量1100Bq一比就可看出,该死亡病例体内钋-210的滞留量几乎是最大允许体负荷量的10万倍。这再次说明,只有当人吸入的钋-210大大超过最大允许负荷量时才能夺命。
根据Nature杂志1965年的一篇论文报道,4名男性吸烟者肺组织中钋-210的平均浓度为0.31Bq/公斤,而6名非吸烟者肺组织中钋-210的平均浓度为0.12Bq/公斤。按肺组织重1公斤计算,6名吸烟者肺组织内钋-210的平均活度为0.31 Bq,这个值仅仅是Wikepedia提出的最大允许体负荷1100Bq的3000分之一。因此,苏联放射毒理学家Moskalev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看法是有一定依据的:“钋-210所形成的辐射剂量过于微小,不能解释在吸烟者中所观察到的肺癌发生率。”
弄清香烟中的钋-210
是否致肺癌的根本途径
1965年,John B. Little在《新英格兰医学》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吸烟者肺组织中钋-210分布情况的研究。至今40多年,科学家们仍未弄清吸烟者吸入钋-210是否致癌,其关键原因在于:缺乏长期的、有可靠的人体内钋-210活度实例数据的人群超额肺癌死亡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。本人认为这是相关研究者今后努力的方向。